重逢夢醒時

記東海畢業四十週年同學會

莊淑芬

一點感觸 - 回到原點,從此相見

那一年我們一起從一個地方出發,四十年後我們從不同地方回到啟程的原點。

 

當年各奔東西時,任誰也無法知曉人生旅途的重合交集是否還有彼此,儘管驪歌傷感地縈繞,每個人都像瞎子過河心裡有數 - 踏出第一步才是眼前唯一重要的人生大事。於是,那個夏天我們不知所以然的對著橫空出世的藍天拋出學士帽,或歡呼嬉鬧或滿懷惆悵,無怨無悔地把一千四百六十個日子嘎然劃上句號。

如此這般,你走你的陽光大道,我走我的羊腸小徑。 年輕的我們怎能領悟“條條大路通羅馬”還真是一句勵志諺語! 世間的崎嶇波折駕馭著人生百態, 一萬四千六百個日子的起承轉合,終於讓我們深刻體會“羅馬”其實無所不在,大路不盡然 暢行無阻。誰也不知道歲月像一個無情的殺手,人海茫茫中彼此的牽連可以從此雲消霧散,氣宇軒昂的陽關道原來不容幽雅婉約的獨木橋。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此時此刻,無視於世俗的爭奇鬥艷,一枝獨秀的同學會 Reunion 悠然上場,無論始作俑者是何方神聖,這個世俗儀式都為人們架構了團聚的平台,只要你來,從此相見。回到原點,那何嘗不是同學會的意義? 物換星移世事多變,聚會讓我們再度看到彼此, 讓你我依然可以互擁取暖 !

一點紀實 - 落實考驗,熱情不減

四十年同學會在一群有心人的堅持下如期在台灣召開。數十年如一日熱心對待校友們的鄧益裕學長就是主要橋梁, 他的細心安排結合了總召集人賴兆貞同學與生俱來的熱情, 一場同學會就在兩人精心籌劃下展開。筆者有幸在台北參加了一次會前會,也和來自不同系的同學一起討論,礙於時間有限人手不足,我們很快為內容安排作結論,如同十年前在賭城,我的責任是晚會的主持,只不過美中不足缺少美麗的張卉,我必須單挑。

除了10月27日週六團聚晚會,第二天上午的校園參觀和路思義教堂作禮拜聽聲樂團美妙歌聲之外,主辦單位還特地安排了鹿港一日遊和溪頭二日遊。據了解,我們總共有七十位同學參加晚會, 出席率30%,比起三十年的45%出席率少, 原因不外乎 十四屆的出國比例高達至少60%,在台灣的本來就比較少;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很開心看到不少特地從國外飛回來參加同學會的同學們。相信和主辦單位一樣,我們都盼望往後的同學會出席率提升,實際運作上卻有點困難,究竟分散各地糾眾不易,亟須同學們口耳相傳互相拉拔!

一點心得 - 即興主持,互動真好

坦白從寬,盼君見諒!身為主持人,面對來自四面八方的同學難免還是有點壓力,何況因為事前來不及看到晚會的PPT,看到滿座的熱鬧現場有點嚇了一跳, 只好暗中安慰自己:究竟是同學,應該不會太苛求,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吧。其實我事前構思如何開場時,還是作了一點功課,google 一番,找到一個大事記的網站,把過去十年發生的世界大事瀏覽一遍,幸好主持人太明智了,拒絕派上用場,否則整個晚上大家一定被搞得心情苦悶早早鳥獸散。

再告白一番: 那個“一張照片說一分鐘”的點子源起於時下流行的一個 app (應用程式)Pecha Kucha, 原來是訓練白領階級的說故事技巧,看到一張照片馬上即興編故事,我就建議主辦單位讓同學提供照片,然後 60 秒內說出照片的小故事!任何節目的主持人很重要的一個準則是把握時間完成,讓節目順暢生動。我這位業餘的主持人配合主辦單位答應台中的福華飯店同學會必須準時結束,讓飯店能夠準備第二天的活動。當下我只好祭出上方寶劍 -“殘酷無情的計較時間”, 可是如果太有效率的操作,會讓整場晚會變得很乏味無趣,我現場想了一招- 就是即興看圖“插話”,同時也三秒為算計的要脅台上的分享者。現在想來,還是感謝上台同學們的配合,很有默契和主持人互動良好,也感謝幾位“完全不把主持人看在眼裡”的上台者各說各話超秒演出。相信多少年後,你還會記得當晚熱情演出說話有梗的少數人。

一點悸動- 人生幾回,何日同遊

2002 年美國三十年同學會在賭城,我一路風塵撲撲從台灣飛到美國參加同學會, 經濟系的王秀貞特地到機場接我,還在秀貞家叨擾了多天,主辦單位安排大峽谷旅遊,出動了兩輛大巴, 我跟隨著同學們很開心地第一次身歷其境,至今記憶猶新。四十年同學會也安排溪頭的旅遊節目,原來不打算參加的我, 為了鼓勵社會系的羅慧美參加,用“她去我也去”的激將法把自己躋身兩日遊的溪頭, 話說回來,她後來還是令眾人失望的沒有出現,在此為相關人士記上一筆 ! 希望羅同學下一次的同學會千萬出席,才能一筆勾銷這筆說不清的“感情帳”!

(大家還記得 2002 年的大峽谷旅遊嗎?想重溫舊夢請點選左側的“團聚活動掠影”)

事後回想,我還真的很高興因緣際會參加了溪頭的兩日遊。究竟是土生土長的溪頭,參加的同學驟減,只有一輛大巴出動(還包括非本屆的聖樂團學長們)。從東海出發時,看著窗外,有一剎那,我覺得好像回到從前離開學校出遊的雀躍心境。

當天下午抵達溪頭時天色已暗,眾人寄宿救國團重新改造的活動中心,各式大小不一的木屋陳列樹林裡, 我和眾女生住在一個有三大間套房的大木屋,還有一個大門可以鎖上。吃完晚餐,大夥兒約定到孫召棠伉儷房間的大陽台唱歌。整個樹林像極了東海校園,套房也散發東海宿舍的氛圍,我們就有志一同的上門,每個人佔好戰略位置各居一方,主唱方有彈吉他的周今白,聖樂團的孫召棠,賴兆貞,楊小蘋,很會唱歌的倪伯峰,鄧益裕,很會點歌的陸孔卿,其他的我們圍繞週圍,有人看歌譜有人拿燈照有人大聲吆喝助氣氛, 中文歌譜英文歌譜雙管齊下,當然可想而知都是數十年來流行的老歌,民歌,洋歌;參加同學會有個好處,發現原來有好多歌還是可以哼哼唱唱。只不過我暗想,如果救國團當晚還有年輕一代的旅客住宿,他們一定覺得哪裡來的一群老摳摳的古人,這些歌曲是哪一年代的考古歌啊 ? 那一夜,我們無視週遭唱得興高采烈,同樂之餘也把寂寞的樹林唱活了。

第二天探視神木的登山之旅,根據同行常識廣博的年輕導遊所言,來回三小時對我們是個體力的考驗。是嗎? 他太小看我們這一群了!平常有運動習慣的同學們就在此時發揮實力,走得超前還要走得不喘; 平時不太活動的傢伙們,只能慢慢前進一路看風景。然而我們還是比原定的三小時慢了許多,主要因為這一幫遊客求知慾旺盛,在導遊解說沿途植物之下不斷好奇發問。 多年不見的老同學,趁著旅遊時間或更新近況或回憶舊人舊事,有的準備衣錦還鄉,有的早已退出職場,有的一如以往繼續打拼, 有的含飴弄孫好不快活, 有的照顧老父老母身不由己 。。。 無法避免的,彼此談話之間總會思念起因故先行離世的同學。

兩日短暫的密集相聚,就在高鐵附近飯店的晚餐劃下休止符。人生難得幾回同遊? 同學會之後大家再度各回本位,等待下一次的相聚。無奈世間事太無常,不約而同多位同學提起下一次的同學會應該提前,千萬不能再等十年! 眾說紛紜之際,有一說是五年,就是 2017 年, 也有一說是東海六十週年校慶時, 那就是2015年!

無論哪一年,我都樂觀其成隨時準備上路。究竟我的過往人生中,東海四年意義非凡,自由開放的美麗校園,打下基礎的通識教育,洗碗掃地的基本勞作,寒暑假工讀的入世訓練,東海人獨幟一格的氣質,一切的一切,無論曾經發生的喜怒哀樂,都讓我打從心底無限感恩,沒有走過年少輕狂的歲月,就無法珍惜如今淡定平靜的喜樂。

一點感傷 - 回到當年,一個昨天

大家年長之後, 相聚早已失去以往的矜持, 也完全忽視世俗的忌諱, 同學之間大聲喧嚷此起彼落,時而聽到故作漫不經心狀的一句話: Who Cares :-)!只要同屆就是老同學,交往過的,跳過舞的,吵過架的,老死不相往來的,曾經刻骨銘心的,至今依然看不順眼的,當年是帥哥美女的 … 不管你現在是何種身份,每個人回到校園,就像時光倒流,馬上回到從前的那個你。歲月好像被刻意一筆勾銷,我們只是回到當年的一個昨天。

隨後,
在同學捕風捉影的記憶中,你重新發現年輕不懂事的你;
在別人肆無忌憚的追問下,你一吐當年如鯁在喉的真情;
在夥伴東拼西湊的回顧裡, 你才知道往事已經無法回味;

最後,
你真希望
過去就停留在那個昨天,
它不會消逝,也不受干擾,直到永遠。

一點後話 - 就下一次,我們再見

畢業四十年的同學會,杜甫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經幫我們勾勒了可以預知的人間情境,此時此刻何近在眼前遠在天邊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首“贈衛八處士”詩:

人生不相見 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 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 鬢髮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 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 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 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 問我來何方
問答未及已 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 新炊間黃梁
主稱會面難 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 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岳 世事兩茫茫

下一次的同學會,
請你一定要來,
回到原點,
回到當年認識的時候,
你的笑聲中有我,
我的笑聲中有你,
我們,
還是年輕的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