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 40 年 reunion 有兩件事令我難忘。第一件是非常高興能遇見了十年不見的同學,時光倒流到當年的大學生涯,再一次地放蕩嬉笑。第二件是喜見博雅教育再度在東海重現,是東海恢復當年名聲的有效途徑。
第一次聽到博雅書院應該是去年楊志傑的一封電子信。那時對博雅教育不太了解(現在仍有不少校友不太理解博雅在做什麼 ?),也沒有細讀楊志傑轉來的鏈接。這次在去鹿港歸來,很意外地,校方安排了介紹博雅書院。由葉校長親自出面簡報博雅。當然楊志傑和周今白功不可沒,沒有他們的解說,我可能到現在仍是蒙查查。
(編按:楊志傑提供 11/03 十四屆校友們參觀博雅教育成果的照片)
我們都聽過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但是今天台灣的教育(大陸亦然),差的已淪為職業教育,好的也只有教沒有育,與樹人相差甚遠。我們當年在東海時,小班制,勞作制度,通才教育,兩年英語,兩年國文,全員住校,對當時的我們並沒有太多的感受。只覺得大家同聚一堂,日子還蠻好過的,特別是對那些初次離家的同學們。第一次深深體會到我們所受教育的不同,還是初到美國那一年。當時在痞子堡(Pittsburgh)有不少台灣的留學生,主要是台大和東海的。週末留學生常聚在一起活動。只見東海幫擠在一堆有說不完的話語,笑不完的歡樂,做事也是一呼百應。好令他人羨慕。台大人常會問你們怎麼會這樣。不止如此,東海人還特別有正義感,公德心;對國家大事和社會問題也有大比例的關注。在美國呆久了,才慢慢了解到這就是 liberal arts education 之賜。也了解到美國 technical schools 和 liberal arts colleges 的不同。美國不少全科大學內也存在著 liberal arts education。西點軍校在一戰以後就在當時校長麥克阿瑟將軍領導下重視全人的培養。全人教育(holistic education)就是 liberal arts education,就是博雅教育。許多大學裡的 residential college 也是一種博雅教育。在哈佛的招生網頁對博雅教育的價值有下面的詮釋:
“an education conducted in a spirit of free inquiry undertaken without concern for topical relevance or vocational utility. This kind of learning is not only one of the enrichments of existence; it is one of the achievements of civilization. It heightens students' awareness of the human and natural worlds they inhabit. It makes them more reflective about their beliefs and choices, more self-conscious and critical of their presuppositions and motivations, more creative in their problem-solving, more perceptive of the world around them, and more able to inform themselves about the issues that arise in their lives, personally, professionally, and socially.”
博雅教育提供了學生必要的工具,讓他們可以很自信地面對以後人生的挑戰。西點軍校的畢業生在服役完後,特別受到企業界的歡迎, 就是因為他們的紀律責任榮譽感。在歐洲特別是德式教育是偏向技術和職業技能的培訓。以往他們常批評譏笑美式博雅教育是奢侈浪費時間。但是在進入二十一世紀,傳統的職業壽命變得特別短時,受過博雅教育的人士就顯現出他們在職場的韌性。他們不但能較早的預知客觀環境的改變,更能在動盪中有一定的柔性,能在很短的時間內變換跑道渡過難關。因為博雅教育提供他們敏感性和自信。其實博雅教育不是上世紀的產物,早在四百年前天主教耶穌會,就採用博雅教育訓練神父。耶穌會神父不但對他們的神學專業有豐富的智慧和熱忱,他們更備有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博學和科技,到世界邊緣的荒山野地裡傳教。我們熟悉的方濟各、利瑪竇、郎世寧和雷煥章都是耶穌會的神父。
楊志傑在葉校長簡介完之後就帶我們去參觀博雅書院,和幾位正在做項目的書院生交談,並回答校友們的問題。我更幸運,以後兩天又和周今白在一起,他又給了我一些個別的解說和訴求需要加強資源的地方。
東海現階段的教育不可能再回到四十年以前的狀態,因為它的尺碼比以前大了二十多倍。那如何從事博雅教育呢?博雅書院的構思就出現了。採校內自願方式報名申請。獲選的學生一定要住校,要在自己的學科以外,利用課餘時間,從事小組活動和其他項目學習。從實際參與中認識自己、建立自信、孕育做人的道理和與人相處的技巧,進而發展項目計劃和執行的能力,以達到真善美的境界,成為一個對自己負責、為人類服務、有天下為公胸懷的好公民。
博雅書院如今有了第一屆畢業生,雖然我們還不知道他們未來的表現會怎樣,但是我們知道過程( process )重於一切,也知道過程的必然性。從畢業書院生的演講和致辭表現,我們可以很欣慰地說博雅書院成功了,它達到它想成就的目標。在台灣“商業周刊”2012 年 6 月 25 日 1283 期有詳盡的報導,東海大學校友聯絡網有以下的鏈接:
http://www.tunghai.org/index-20120625.html
可以看到周刊的部分報導。網頁中有視頻可以看到畢業時的致辭片段。另外在 udn 部落格瑞華文化也可以看到另一個介紹:
http://blog.udn.com/topmaster17/6025614
上網搜尋也可以找到數千個不同的報導。
博雅書院的學務主任楊志傑同學,大家應該不陌生。十年前在拉斯維加斯 reunion 的音樂就是他的傑作。2011年來到博雅當義工原來只想留三個月的,如今我看三年都趕他不走。他在此找到了最愛。如今有了自己的辦公室,每天由早忙到晚默默地耕耘,看著自己心血開花結果,好不歡喜。就像蘋果創辦人喬布斯在 2004 年史丹佛大學畢業典禮演說中所說: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If you haven't found it yet, keep looking. Don't settle. As with all matters of the heart, you'll know when you find it. And, like any great relationship, it just gets better and better as the years roll 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