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喜歡唱歌,音樂老師曾說我多少有些音樂天賦。記得幼稚班小學時還在歌唱比賽中得獎。我的音樂老師願意免費教我鋼琴,曾跟家父提起買部舊鋼琴好讓我練琴。但軍人家庭哪有餘錢買琴。同時家父當時只要我好好唸書,並不鼓勵家境清寒的我在音樂上下功夫。不但如此,在小學三年級家父把我原名張冬玲(像藝名)改為張麗超。從那時起,我的音樂細胞進入長期冬眠狀態,直到四十年前考進東海,進了聖樂團。我從小的愛好又得到了新的熏陶。
東海四年對我最重要的是聖樂團練唱演出,其次是工讀和下山當家教,最後才是上課做功課。 四年聖樂團給了我精神食糧,音樂廳是我的避難所。每次家教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去音樂廳;每周最期待的是跟著 Ms. Rose,Mrs. Rice 的指揮棒和團友們一塊練唱;其中樂趣和精神上的滿足感非筆墨能形容。眷村長大的我第一次接觸到聖樂和古典音樂,培養我日後對古典音樂的欣賞與愛好。但最重要的是聖樂團的團隊精神對我過去四十多年做人處事有極大的沖激。四十多年後回顧,我誠心地感謝東海人文教育和聖樂團塑造了我,給了我夢想與希望。相信不少團友們必有同感。
記憶中,在那“山在虛無縹緲間”的校園里的每一條“小路”上,都有團友們邊唱邊走的蹤影。 趙靜怡,毛向琨,張大平和我也不例外,練唱後總是在月夜中漫步跟著毛向琨的吉他唱到女生宿舍關門為止。每次回到東海,走在東海“小路”上,過去的一切仍歷歷在眼前,這大概是我一生中最天真美好的回憶。